查看原文
其他

新安晚报记者镜头中的袁隆平:和蔼可亲“80后”

新安晚报 新安晚报 2021-07-29

“他进入了一个梦乡,那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他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网友集体悼念袁隆平#






和蔼可亲的“80后”

  —— 新安晚报记者回忆镜头中的袁隆平 



不忘“安利”久居的湖南
地点:安徽合肥


“这张图片拍摄于合肥翡翠湖迎宾馆,一晃十几年了。”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项春雷回忆,2008年5月6日,袁隆平来到安徽,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东分中心揭牌。

当时,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根据中国水稻生产不同生态区,已在北方的天津、南方的深圳、西南的成都分别建立研究分中心。
合肥市凭借科教、区位、水稻种业、产业环境等优势成为全国第四个水稻研究分中心,专门研究第三代超级稻。
在当晚的欢迎晚宴上,餐桌中间特别布置的秧苗让项春雷记忆深刻:“记得这个秧苗当时特别难找,也是费了一番周折,但却代表了我们作为东道主的一片心意。”而在晚宴上,袁隆平的心情也非常好,他还兴致勃勃地现场“安利”起湖南长沙的娱乐休闲产业。

袁隆平2008年曾来合肥(by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 记者 项春雷)↓


面对媒体有问必答
地点:北京


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的报道小组在北京采访时,也曾采访过袁隆平院士。
“那天政协分组讨论刚结束,大家都在等待采访政协委员,一个瘦小的身影从我身边经过。”记录下这张图片的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卞世鹏回忆,当时人群中有眼尖的记者发现了袁隆平,有人喊了一声“袁老”,周围的人一下就围了上来,“但袁老没有排斥,一直很和蔼地回答大家的提问,我的两位同事都在现场,我也记录下了这个瞬间。”

(图by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 记者 卞世鹏)


卞世鹏回忆,当时媒体记者一直簇拥着袁隆平,从会场到电梯很短的一段距离,袁隆平对记者“有问必答”,回答最多的也是有关粮食价格的问题。当年已经82岁高龄的他向记者自称“80后”,有记者关心他的身体状况,袁隆平也笑呵呵地说:“身体很好,都还能下田呢。”此时,电梯门正好打开,袁隆平独自一人乘电梯离开。


情牵安徽试验田
地点:安徽六安


袁隆平院士再一次出现在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的镜头里,是2012年9月19日,他来到六安市霍山县超级稻攻关试验点。
“这是我唯一一次和袁老打‘交道’。”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窦祖军回忆,当时,袁隆平一边走一边察看试验田,现场的记者们在田埂上倒着走。“袁隆平在现场时间很短,我还要找机会提问,因为是带着任务去采访。”瞅准了空隙,窦祖军抛出了当时的热点问题——“您对黄金大米怎么看?”尽管秘书拦着不让问,但袁隆平听到后还是简要说了几句自己的看法。
窦祖军回忆,袁隆平全程笑呵呵的,没有什么架子。在察看了超级稻的情况后,还割了一亩稻现场脱粒、称重。虽然只停留半个小时左右,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by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 记者 窦祖军)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吴碧琦

袁隆平院士去世的消息,

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很多人都表达了心中的悼念。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

袁隆平院士在安徽

还有一个院士工作站,

这些年袁老也一直牵挂着

这里的杂交水稻研发和推广。


袁隆平院士察看Y两优2号高产示范田长势↓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经安徽省科技厅批准,2013年7月袁隆平院士在安徽袁粮水稻产业有限公司设立了院士工作站,这也是唯一一家以超级杂交稻种业科技创新为主的院士工作站,袁院士兼任公司育种首席科学家。乔保建博士是该工作站的站长,5月22日下午得知袁老去世的消息,他觉得震惊又难过。
“我们是做杂交水稻研究与推广的,袁院士团队专家经常到公司育种基地了解、指导研发,袁院士非常关心公司的情况,因为他一直记挂着杂交水稻事业的发展。”他告诉记者,袁院士团队研发的两个超级杂交水稻产品,一个是Y58S,一个是Y两优2号,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将这两个品种放到袁粮公司进行转化,由袁粮公司独占使用,其中Y两优2号是中国国内第一个大面积亩产突破900公斤的水稻品种。这些年,在袁隆平院士的直接指导下,院士工作站的专家会对科研育种材料进行共享,并对新品种、新技术进行指导。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Y两优2号超级稻公关亩产突破900公斤贺信↓


乔保建博士回忆,这些年院士工作站里的成员,经常会去湖南以及三亚杂交稻研究基地看望袁老,“只要身体允许,他都会出来和大家交流。”在他的印象中,袁院士很喜欢下地,人也非常朴实。“他的离开,对我们整个杂交水稻行业是一个重大的损失。”乔保健表示,这些年,袁院士也带出了很多核心的科学家,他们将继续与袁院士的团队保持密切的联系,把杂交水稻的研发推广工作继续推进下去。
当天,安徽袁粮水稻产业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袁女士也向记者回忆了对袁老的印象,因为工作关系,她们多次前往湖南拜访老人家。老人家风趣、幽默也很亲切。她记得,当时到袁院士的办公室时,袁老指着自己墙上的一张照片给她看,那是一位外国记者给他拍下的在田间工作的照片,上面还有一句英语,翻译过来叫做:饥饿终结者。他很喜欢这张照片。
那时袁老已经89岁高龄。“我注意到他还在用笔亲手写论文,非常敬业,也很认真。没想到他这么快会离开,大家都感到很悲伤。”袁女士回忆道。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陈牧

袁隆平院士勉励安徽企业家做好粮食事业

曾表示“希望有机会去凤阳看看”


“袁老勉励我们年轻企业家做好粮食事业,
得知我来自‘大包干’发源地安徽凤阳,袁院士还表示有机会想去凤阳看看。”5月22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致电安徽某食品科技企业负责人严伟龙时,他表示听闻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心情非常沉痛。

严伟龙和袁隆平院士在长沙家中的合影。

严伟龙回忆起自己和袁隆平院士的两次见面。2019年8月3日,严伟龙带着家乡人的牵挂,去湖南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市马坡岭,看望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当时袁隆平已经90岁高龄,仍活跃在科研一线,指导着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袁老正在研究海水稻,希望通过耐盐碱杂交水稻的研发和推广,让盐碱地像普通耕地那样造福人类。”严伟龙回忆说,袁隆平院士看起来和蔼可亲,神采奕奕,身体很硬朗,还经常下地,非常朴实和平易近人。
袁隆平除了关注粮食增量的“老本行”,还关注提高粮食的质量。“得知我们企业从事主粮深加工,他勉励我们做好粮食事业,给了我们很多指导和帮助。”严伟龙回忆说。“最后一次见到袁隆平院士是今年3月,我去海南看望了袁老,他正在疗养。”严伟龙说,这次见到袁隆平院士,发现他的身体已经不太好,“盼着老人家早点恢复健康,能到我们安徽凤阳来看看。没想到他这么快就离开了,很震惊很悲痛。”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图为采访对象提供 






相关新闻

 “杂交水稻之父”去世

名字将写入辽阔大地


5月22日下午,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
由“杂交水稻之父”创办的
袁隆平院士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官方网站已经将页面全部调成黑色,
表达哀悼。

根据该网站发布的消息,山河呜咽,天地同悲!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袁隆平1981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袁隆平的名字

将写入辽阔大地

印在百姓心上

深切缅怀!

 

来源: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 

推荐阅读

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青海玛多普降中雪,多处大桥塌陷!专家最新解读来了!

合肥一小区大门、围墙深夜遭拆毁!居民质疑:谁干的?!官方回应!

隐瞒接触史致88人隔离!安徽传来最新消息:他获刑1年6个月!

编辑:蔡小晓

转载、勘误、福利、合作…加微信:envy092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